企业新闻 最新资讯 行业知识 政策法规
中国加入WTO后对物流业的影响

陆大明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100007)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流量急速增加,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物流大国。加入WTO后外资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不仅带来了现代物流的新理念,同时也瞄准了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需求,许多跨国物流企业开始抢滩中国。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物料搬运产业界应该调整战略,迎接挑战。

关键词:物流;WTO;影响

0引言

中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每年净增人口1300万,1%的人口增量保证1%以上的物资增量供给。货物流量急速增加。公路运输货物超过105亿吨,铁路发运17.86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4亿吨,沿海14.5亿吨,内河9.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48万TEU;民航运输总周转量170.8亿吨公里,航空货邮运输量219万吨。外贸进出口总值:5097.7亿美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6.7%。2001年,我国GDP约95933亿元,物流成本约1600亿元。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9.9%,日本、韩国为1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GDP的总额在增加,物流成本总额也会增加,这是个巨大的市场蛋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应该下降,这又是梦寐以求的利润源泉。

1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社会的物流活动仍以企业物流为主,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尚未形成规模。原材料物流的36%和46%由企业自身和供应商承担,18%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产成品物流由企业自理或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的比例为24.1%和50.8%完全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只有16.1%,商业企业中,由企业自理的达76.5%,供货方承担 的17.6%.自我服务为主,自成体系的物流模式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服务仍以传统业务和方式为主,系统化、全程化的物流开始出现。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带来了现代物流的新理念。一些国际物流公司追随原有的客户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同时也瞄准了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需求。国内也出现了新兴的专业物流公司,尽管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强劲。

第三方物流正成为现实。近五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为13%。中国的电脑分销商神州数码代理着全世界几十个世界品牌,上千种产品。旗下有3000多家代理商。最近他们拿出6500万港币来建设物流系统,上海平台的配送已在2003年元旦建成。早已投入使用的北京仓库10分钟内就可以把中关村所需的货物送到。一款新品降价,一小时内所有代理商就可以得到这个信息,再过二小时,网上订单就到达总部,随即货物就摆到他们柜台。

海尔集团将现有的物流产业整合后,计划将在全国建立42个配送点,预计可调配车辆1万辆以上,将采用GIS, GPS技术,随时监控在途货物,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原配送全国平均为7天,现在市内8小时,省内是24小时,全国是4天。整合后的物流产业不久将独立上市。

多种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某些领域仍有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公路运输,水上运输以及仓储行业已率先实现市场化改造,已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格局。新兴的股份制物流公司开始出现。老国有企业也有的上市成为公众企业,铁路、民航、邮政、电信也在寻求改革、重组,以适应 入世后新的竞争格局。

物流技术装备发展呈上升趋势,现代物流崭露头角。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装备也在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的有力技术支撑。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每年递增20%。大型企业的物流走向信息化:海尔在内部实施ERP信息系统和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用信息流快速带动物流的流动。海尔集团已建成了青岛海国际物流等二座立体仓库。海尔物流库区分为原料与成品两个库区,共有货位18056个,整个系统的业务调度及各项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下进行,系统可以根据总部的指令安排生产计划,实时控制 自动化立体库的原料或成品的入出。系统可以与海尔ERP系统的无缝对接。由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降低了库存量,材料库存资金周转天数从30天降低到10——12天。海尔物流以订单信息流,正在向、零缺陷、零资金占用的目标迈进,并已成为海尔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2003年,海尔销售额超过500亿元。

联想电脑公司加强与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投资8000万元在国内首先建立了ERP系统,以信息流带动物流使全公司所有不同地点的产、供、销的财务信息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统一和集成,2002年5月,又开始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并与ERP系统集成。

借助联想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自动化仓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等设施,联想在采购、生产、成品配送等环节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实时互动和无缝对接。

联想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降为5.7天,存货周转天数从35天降为19.2天,应收账从23天减到15天,订单人均处理量由13个增加到314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联想的物流效率提高了,物流成本下降了。2003财年联想已完成销售231亿港元,利润11亿元。国内电脑销量仍其他品牌。

物流产业发展日益引起重视: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国家有关部门******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扶持物流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如上海、天津、深圳等)开始结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把物流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广州、武汉、沈阳、成都都将投入巨资兴建物流园区,形成物流配送网络。

2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1 )加入WTO后的市场开放

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

产品分销方面:我国将向外国公司提供分销权,取消现有的法规限制,并将于明年内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分销服务限制(盐、烟除外),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本地制造的产品。

物流服务业方面:在经过合理过渡期(3——4年)后,服务行业限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

(2) 跨国物流企业开始抢滩中国

素有世界航运旗舰美誉的丹麦马士基公司(Maersk)2001年7月在广州设独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已开设9家分公司,6个办事处。

美国总统轮船(APL)公司旗下的“美集物流”在中国设立了7个分公司,并准备近年内扩张至12个。

“东方海外”在上海设立中国公司总部,在全国设立了21个办事处。

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在中国获直航权,准备在中国设19个办事机构,势力范围从目前19个城市扩大到40个城市。

联邦递(FedEx)公司在内地的行城市从144个增加到了202个。希望五年内到达290个城市。

敦豪速递(DHL)公司与中外运建立了合资公司,中外敦豪公司网络已覆盖300个城市。另外,日本邮船公司设立了中国公司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地开设分公司。佐川急便、日本通运、德国西门子等外资公司都在中国部署设立物流网络。

3中国物流业与外国物流企业存在的差距

(1)长期计划经济造成管理体制分割,缺乏宏观协调;

(2)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如海运与铁路运输集装箱标准差异,托盘标准不统一等等)。

(3)物流企业大多是传统储运公司转制而来,管理水平低,理念落后。

(4)第三方物流(3rd Part Logistics, TPL)刚刚起步。全球物流支出4万亿美元,第三方物流支出2810亿美元,约占7%,服务比例欧盟为76%,美国为58%,中国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与这一数据相差甚远。

(5)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低,数据统计缺乏可比性,物流人才缺乏,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只有10所,占全国高校1%,研究生培养刚起步。

4 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机遇

(1)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带来的强大需求拉动今后几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7%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到2020年,GDP要翻二番,必将对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需求拉动。

(2)WTO的加入,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位居全球贸易第五位,中国正在成为制造大国。加入WTO后,将带动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增长,给物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跨国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后,在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中国物流在运作机制和方式 上同国际接轨,推动其向现代物流转化。

(3)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推动物流产业跨上新台阶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人们聚焦物流,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追求的目标。

(4)西部大开发,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无穷商机实施西部大开发,将有数以万亿元计的资金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项目中去,东西部的交流与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中国物流网络发生巨大变化。北京申奥成功使北京从奥运会设施建设到奥运会的召开,始终需要比平常更为大、更为复杂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是如此。这些都给中国物流业带来无限商机。

(5)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从开始节约原材料的“利润源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利润源泉”,转向追逐降低流通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泉”。

5 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面对以上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物料搬运产业界应该认真分析,并面对新的形势,调整战略,迎接挑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国内物料搬运设备生产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大的不多,这种格局大大影响了竞争力,国内的企业应该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通过资产重组,合并等方式,形成几个具有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加强技术开发能力,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和力度,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向用户提供更高技术,更高可靠性,价格低廉的产品,要在售后服务和交货期上下功夫,把满足用户的需要做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3)为了提高产品性能水平,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应着眼于国际,产品的销售国际化,同样,产品的生产、部件、元器件的采购也可以也应该国际化,国内的零部件好,用国内的,国内的质量不过关,就用国外的,总之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多条腿走路。

(4)人材的培养。人才战略也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石,目前,国内物流技术人才普遍短缺,以前大专院校没有这门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时至今日,也只有少数大专院校设置这门专业,以至于缺少专门人材,影响物流技术的进步。所以加大人材培养的力度,并采用多种形势、多种层次办学,尽快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材。

6 结束语:

国外专家说:未来世界将只有三种人:生产者、消费者、物流者。

我国也有经济学家说:世界今后只有三个系统: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技术系统。

尽管物流这一概念是美国人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而发展成为产业,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应该说世界现代物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前景十分广阔,更何况中国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从事物流事业的工作者应该是大有作为的。加入WTO后,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将会给国内外的物流产业带来机遇。

作者简介:陆大明,男,1953年12月生,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物流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工作。

发布于2020-10-27